火鍋你知多少?對于重慶人來說,火鍋味就是家鄉味,出遠門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頓火鍋,請朋友吃飯也是火鍋,家人團圓火鍋店走起,那么對于如此讓人欲罷不能的火鍋你到底知道多少關于它的故事呢?來聽重慶火鍋底料批發小編給你講解關于重慶火鍋的那些事吧。
火鍋獨食
獨食即獨享、獨用的形式。它是分餐制的產物,是一個人燙食享用的方式。個人吃獨食,古來有之。史前文明階段,由于生產力低下,人們只能通過共同勞動來求得生存,由于收獲并不豐富,所以只能按照人數平均分配,然后各自獨食,這是最早的分餐制,也是獨食的開始。
火鍋的烹調方式,從我們的祖先學會用火及制作陶器后就開始出現,雖然那個時候不叫火鍋,但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中國火鍋的史前萌芽階段。
烹調即烹飪,烹飪由來已久?!兑捉洝ゅ鑲鳌吩唬骸岸?,象也。以木巽火,烹飪也?!?
鼎卦,卦的形狀像鼎。下卦“巽”是木,上卦“離”是火,木放入火中以烹飪,所以是鼎?!兑捉洝分械倪@句話的大意是說以草木燒火,用以烹飪食物。
所以,烹調是一種將食物熟化的方法,后來引申為特指烹飪技藝和文化,包括炊具、燃料、食物、餐具、調料、烹調方法等?;鸬陌l現和運用,使人類從此告別了“茹毛飲血”的蠻荒時代開始走向文明。
火鍋的誕生,在于有了人類最早的烹調形式之一的水煮法。
目前公認水煮法是火鍋最早的烹調形式,它是在石烹法的基礎上進化而來的。石烹法就是將燒燙燒紅的石塊投入放有食物和水的器皿中,通過石塊的溫度令水溫升高使食物熟化。水煮法的出現,為人們制作熟食提供了捷徑,使人們的分餐獨食成為可能。
況且在早期,受制于制陶工藝,陶制品的大小有限,滿足不了多人使用的需要,只能采用獨食的方式。在浙江省曾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小陶灶,它與陶釜配套使用,能很方便地移動,可以看成是火鍋的初級形式,可以想象那時人們一定是席地而坐,憑俎案而食。
此種形式延續了很長時間,乃至成為一種非常厚重的飲食文化傳統。即使到了鐘鳴鼎食的時代,也還是分餐制,即由一口大鼎合煮食物,分而食之。當然并非圍鼎而食,而是自己有自己的食案,煮好的食物一人一份,在《鴻門宴》中我們可以看見對這方面的零星描寫。
這種一口大鼎煮,眾人分餐而食的方式,卻被今天的我們當作“舶來品”,其實古已有之。奴隸社會后期,出現了一種小銅鼎,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“溫鼎”,它小巧便利,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小火鍋了。
在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出土的西周時期“白乍井姬鼎”,上部是立耳鼓腹圓鼎,底部中央有一圓柱鼎足,立于一個三足盤上。經分析,這不是普通做飯的鼎,而是當時的火鍋,底部盤內可置炭火加熱,方便將火源與菜品一起端上桌。
從其容量來看,盛滿菜也只夠一個人食用,進而推測它是在分餐制下使用的,一人一個,吃的是小火鍋。漢代出現一種被稱為“染爐”“染杯”的小銅器也仍然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。
除了吃分餐形式的小火鍋外,古代的人們還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湯料、燒煮不同口味的鴛鴦火鍋。江蘇省盱眙縣境內大云山西漢墓中出土的一件分格鼎,直接證明墓主一西漢江都易王劉非就是一位火鍋愛好者。
而且,該文物不只證明他喜歡吃火鍋,還證明他吃的是鴛鴦火鍋。分格鼎,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,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,其飲食原理如同現代的鴛鴦火鍋,方便有麻、辣酸、咸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。
后來,隨著王公貴族的需要,青銅器的鼎成為他們身份的象征,供他們獨享的銅鼎、銅簋成為王公貴族們的“重食組合”。
直到今天,火鍋獨食的方式依然存在,而且不少,如重慶小天鵝火鍋的“美人美”等內地、臺灣的一些火鍋也多采用的是獨食的小火鍋這一形式。
火鍋的形式即火鍋的餐飲形式。關于火鍋的餐飲形式,過去的論述不多見,而在坊間,還存在著不同看法。有人認為,火鍋就是一種多人參與的餐飲方式,一個人燙食,不叫吃火鍋。
我們認為,這種看法有些片面。從火鍋最早成為一種炊具、餐具及在民間與宮廷的發展歷程來看,應該有兩種餐飲形式,即火鍋獨食與火鍋共食。
市場監管 a>